柔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流传甚远的武士道精神风靡日本,武士是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著名的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4606/

在日本的江户时代,武士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在当时十分盛行。当时的武士教育也主要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当时有很多的教育机构以儒家经典为教材来向学生灌输这种武士道的精神,还有很多的私塾进行武士的专科教育,当时这种武士学校的办学数量可以称为世界第一。

为培养优秀的人才,武士教育在江户时代盛行开来

武士教育主要是以江户时代统治初期幕府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政治政策而实行的,这种文教政策试图用教育消除公家的势力,也对社会起到了教育的作用。除此之外锁国体制也对其起到了重大的影响。由于没有外国文化的影响,日本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平安时代,这种武士教育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而到了江户时代,则以学校教育为主。在武士的家庭教育中,只强调对子弟的武艺传授和政治思想灌输。后来随着公家势力的逐渐衰落,出于统治的需要,学校教育逐渐兴起。

首先是官办的教育机构,一开始是以“富国强兵”为主要原则进行教育,后来考虑到文武兼并的原则更有利于教学,便以儒家经典为教材给学生讲述儒家思想。

因为国家实力较弱,所以一开始的教育事业是由德川幕府建立的。其中第一所直辖学校,昌平坂学问所影响力非常深远,而且这些学生的入学也没有条件限制,平民也可以进入其中进行学习。

而在年以后,学校只允许武士子弟进入学校求学。在江户末期,学校对学生的休学年限也给予严格的规定,并采取考试的制度对学生进行测定和评价,然而这些学问所主要是服务幕府的家臣。

在后期国门打开的基础上,由于西方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影响,日本对“武艺”也有了新的要求。幕府设立了很多的“洋学堂”,这些学校里则开设了很多洋人的学科,比如机械学,医学等等,并开始学习西方的语言以便交流。

除了这些幕府的直辖学校之外,各个藩也创立了自己的学校。这些学校主要是由一些民间的私塾发展而成的。因为对人才需求的激增,在江户后期各藩开始对藩校进行大力的扶持政策。名古屋学问所是当时最早的藩校。后来受到幕府的影响,藩校也开设的也越来越多。

藩校的办学宗旨和理念和幕府几乎一致,藩校和幕府教育不同之处在于在儒学的教育上不仅仅讲授朱子学说,还增加了阳明学派、古学派等儒学派别,以及日本传统的神道学说。并且藩校还会鼓励平民子弟入学,并将成绩优秀的人才作为官吏来培养。

而乡校作为一种藩里的纯平民学校,主要是对平民进行道德的教育,以及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知识,并不做很高的要求,保证他们衣食无忧即可。

除了修习各种武艺技能,精神上也要成为真正的“武士”

江户时代虽然是尚武的时代,但是文化是这些武士的修身之本,因而他们还是崇尚文武兼修。在“文”上,他们学习兵法,伦理,文学和历史类的课程,在“武”的方面则有击剑,柔道,马术,矛术等等。

因为武士身份是可以世袭的,因而在武士家庭更注重对武士的训练。这些对历代武艺的传承主要是由家里的父亲或者兄长来进行的。他们需要每天在学校设置的“武艺”训练场进行训练将近10个小时。

“骑乘骑射”是训练中最主要的技术,这一技术在枪炮传入前,一直是最卓越的战斗技术。他们还要熟悉各式兵器,以及各式兵器的制作工艺及其优劣。而这些只是只是学习兵法的第一步。

心理战术也对战局发展至关重要,战斗中,必须时刻留心观察敌我双方所处形势的变化。若自身形势有利,则要对对手步步紧逼并一招制服。若自身所处形势不利,需寻找有利时机占取有利地势。

道家的“无为”之法也体现在他们的训练当中,他们强调要将身体和这些军事技术融为一体,充分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在战斗中要将自己化身为最有力的“武器”。

在思想上,为了得到一支顺从的军队和支持自己的百姓,幕府利用“武士道”教育灌输武士对主君的忠诚以及民众对幕政的顺服。武士道精神来源于著名武士的言行规范和《武家诸法度》的条目,认为这是武士阶层必须遵守的义务。

“忠诚”永远是武士道精神的第一位,即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主君的安全。武士的“忠诚”与“名誉”紧紧相关,死亡甚至是武士证明自己的一种手段,甚至发展成为一种艺术。他们认为武士的死亡应该像樱花一样绚烂。

为了养成武士大胆,刚毅的性格,武士家庭从小便会对这些武士进行严酷的训练。孩子如果因疼痛而哭泣,母亲会严厉责骂孩子。他们还会将孩子放到寒冷环境下自己觅食或是赤脚行走来锻炼他们的忍耐力和勇敢。

这种尚武精神几乎深入到了日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柔道、剑道、空手道、相扑等各式的武术竞技运动广受欢迎,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作为一种职业教育,“武士教育”只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需求

这种以“武”为职业的武士教育和封建社会的制度是分不开的,这也能从武士教育的一些特点上看出来,首先是教育的分散性,这主要是由于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导致的。他们的教育机构既有藩也有幕府,还有很多私塾和家庭教育。他们也并没有统一的学制,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考核方式,这样的方式导致了各地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

另一方面由于严密的身份等级制度,全国人民被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武士属于最高的统治阶级,主要是为了培养职业军人和专业人才。幕府,藩校和乡校的教育目的均不相同,并且当时的女子不能够接受教育。

并且在教学内容上,虽然既崇文又尚武,但毕竟教学的内容主要还是以儒家思想和武士道精神为主,并没有涉及过多的关于科学的内容,因而这些教学并没有给日本带来多少的实用性人才。在教学方法上也主要以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学进度缓慢,不利于大规模的培养人才。

并且武士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德川幕府建立后,因为天皇的权力被剥夺的很厉害,因而。德川时期的武士身兼军事与政务,但他们在这样的和平时代仍坚守武艺训练,时刻为奔赴战场作准备。

在江户时代,对武士阶级的教育也以实用性为主,主要是为了维护幕府的统治。他们将很多知识进行兼容并收,只接受其中对统治有利的部分。比如将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仁”弃而不讲,只强调其中“忠”的那部分。

在推行武士教育的江户时代,尤其是德川家康建立幕府政权以后,由于等级化逐渐加深,教育是平民上升为统治阶级“武士”或者同等地位的重要机会。尤其在乡校和藩校开设以后,给平民获得武士地位提供了有效途径,弱化了平民对武士阶级的对抗情绪。这个阶段没有发生任何农民暴动或者社会动乱。

并且由于崇尚武士精神里的“忠”,很少会有人想要推翻统治,平民逐渐被“奴”化。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平民可以受到教育并开始识字,他们对政府政策也能够很好的理解,计算能力的提高也为商人能够快速实现经济活动而打下基础。

这一时期的武士教育不仅仅满足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求,维护了社会稳定,也为之后的明治维新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很多后期幕府培养的人才都在明治维新中担任了重要的职务。也给日本社会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日本的武士道教育虽然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是不得不说这种推行广泛教育和平民教育的做法获得了大量的人才,不仅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让日本能够在近代快速发展崛起。

参考文献:

《日本文化史》

《江户时代的教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